第(3/3)页 啪啪! 没等朱棣发怒,纪纲上去就是几个大嘴巴子,抽的刘观闭了嘴。 身后匍匐在地的孙健震等人抖若筛糠,却不敢抬头,更不敢出言替刘观求情,反而落井下石: “陛下,臣等是受刘都台,不,是受刘观此贼威胁唆使,才犯下此等大错,陛下饶命啊。” 刘观的嘴角早被纪纲抽裂,汩汩淌着鲜血。 闻听此等没出息的言论,顿时愤而瞪向他们:“尔等以为开口求饶,燕贼就能放过你们吗!天真!可笑!燕贼不死,天下必亡啊!” 这句话,终于触到了朱棣的底线。 靖难清君侧,不管原因为何,说到底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,一直是朱棣心底的一块疮疤。 燕贼二字,无异将他疮疤再次血淋淋的揭开。 “拉下去,投入诏狱,细细审问。” 朱棣的脸色铁青,本还在犹豫要不要适当从轻发落,断然做了最狠的决定。 “一应人犯,交由刑部审决,一应犯官,交由大理寺细审,为首祸乱官员,交由锦衣卫镇抚司处置。” “凡锦衣卫认为存疑之人,无论官、民,皆可凭帖提狱,他人不得过问。” “臣等...遵旨。” “所有案情,必须从严、从重、从快处置,朕等你们的结果。” “都察院暂由李仕鲁接管,不过审案子的事,都察院就不要过问了,给朕先把害群之马揪出来!” 这话一出,无论有没有参与到这件案子的官员,都人人自危,如履薄冰。 谁知道会不会因为旁人的一句诬攀,锦衣卫就拿着链子到家里来锁人? 尤其是都察院,只要李仕鲁觉得有问题的,只需要把名单交给纪纲,他们身上就别想有一块好皮。 正琢磨着等下朝,赶紧去找李都台求情,忽听陛下的声音悠悠传来: “诸位爱卿是不是忘了,还有苏谨的案子没审?”